健康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更被教育界瞩目,抓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健全的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改善这些心理因素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教育是中等基础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的人才基地。中学阶段也是青少年快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的能力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未来的健康和精神面貌。而健康,不仅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具有完整的生态和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第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
根据我们在学生中的调查研究和心理咨询实践,并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人际关系和自我。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
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了解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心理健康的学生在自我方面,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并能及时地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极的想法与行为。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达到以上标准的学生,才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学生。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升学和毕业就业的压力;以及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要求,所有这些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极易产生厌学、焦虑、紧张、恐惧、抗挫折能力低下等心理问题。
目前,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观念仍很淡薄。社会、成人往往还不理解孩子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因此,使全社会能够理解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积极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人、对提高全民素质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已迫在眉睫。
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使命。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逐步形成一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
在学校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得到教育界行政领导和校长的重视和支持。通过调查,近年来,在部分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已经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的普遍认同。因此,有了行政领导和校长的重视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调动学校一切有利因素,开创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应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健康;第二,要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的心理健康。
现在,随着国家的大力倡导和一些地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学校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蓬勃地开展。